您现在的位置: 日产 > 日产车型 > 正文 > 正文

勘探开发研究院ldquo十大青年之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6 20:56:02

为重点选树、表彰和宣传在研究院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取得突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用先进和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油田公司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全力推动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做强技术支撑,研究院团委在3月25日下发了《关于评选勘探开发研究院“十大青年之星”的通知》,经过基层推荐上报和评审委员会初步筛选,15名候选人事迹简介如下:

青春在创新实干中闪光

董越崎,男,30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职称,现任勘探开发研究院歧口油气勘探研究所副所长。曾先后荣获油田公司增储建产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工作5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勘探科研生产一线,立足自身岗位,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技术骨干。在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熟区复杂断块油藏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面对北大港地区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的难点,他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禁锢,创新提出断-砂耦合控制油气富集的新认识,设计部署井位22口,18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11口井获得百吨高产,新增石油地质储量万吨,先后4次获得油田公司总经理嘉奖令,实现了北大港地区多层系、多目标规模增储与效益建产;面对板桥老区构造带主体勘探程度高,常规勘探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勘探需求的难题,他深入开展攻关研究,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成熟区精细勘探中,创新建立选断裂-定背景-划相带-描砂体-建模式-优部署的成熟区精细勘探六步法,大大提升了井位研究精度与效率,在板桥地区部署井位20余口,15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形成6个高效建产区块,有效支撑板桥成熟区效益增储与持续稳产。其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5篇、SCI/EI收录3篇,为大港油田公司原油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求新务实助力油田高质量发展

魏朋朋,男,34岁,硕士研究生,二级工程师,目前在歧口油气开发研究所从事油藏工程研究工作。曾先后获得天津市地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获中油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油田公司优秀团干部、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8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5篇,获软件著作权5项,授权发明专利3件。

针对复杂断块油田水平井开发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他与研究团队加强技术攻关,创新形成低井控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水平井产液剖面预测、非均质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合理井网密度计算以及薄层复式油藏立体开发方案编制等系列技术,有效推动了大港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升级,为滩海自营区年油气当量突破40万吨做出积极贡献;针对高含水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他与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创建油藏渗流地球物理与渗流场调控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形成多维地质建模、时变数值模拟、渗流场精准调控等系列技术,全面提升油藏认识与剩余油研究精度,为高含水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新思路,首口试验井港2-62-4百吨高产,获总经理嘉奖,支撑港东二区日产水平止跌回升,创近5年新高,编写的《港东二区一二断块提质增效井位优选与实施》被评为大港油田公司年油气开发系统优秀报告。

创新理念,勇闯页岩油勘探开发禁区

许静,女,35岁,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页岩油勘探开发研究所副所长。曾荣获大港油田公司巾帼建功明星、优秀团干部、研究院“青年成才之星”、“五比一创”先进个人等称号。

许静同志面对页岩油勘探开发难度大、建井成本高等效益建产难题,与研究所人员一起查阅数百篇文献,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方法,深入分析页岩油水平井生产规律,明确了页岩油富集高产主控因素,总结形成页岩油水平井轨迹设计与随钻调整、不同组构页岩差异段簇设计、“甜点体-井网-缝网”匹配多层系立体开发井网等多项技术方法,承担油田公司级汇报20余次,完成页岩油勘探开发Ⅰ期方案,截止目前已实施水平井40余口,已压裂投产井35口,日产油-吨,累产油8.05万吨,多个井组实现稳产突破,实现了页岩油由勘探突破向规模开发转变。研究成果荣获油田公司创新创效、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论文12余篇、SCI收录1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项,获授权3项,为推动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打破新区壁垒,争当上产尖兵

窦煜,男,28岁,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先后获油田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院青年技术比武一等奖、二等奖,院级课题一等奖,获油田公司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授权发明专利2项。

参加工作以来,他负责5个新增储量区块的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工作,设计井位21口。面对新增储量区复杂的地质条件,注重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他提出了低渗油藏富集高产新认识,定性-定量揭示了沉积相带、砂体厚度和裂缝发育对深层低渗油藏富集高产控制作用,建立低渗油藏“甜点”储层综合评价标准,精准指导了南港油田有利目标优选,参与设计的南港36-22L井获油气当量百吨高产,实现了深层低渗油藏的效益开发;他发明了高角度地层大斜度井入窗新模式,形成了倾斜地层地震资料分段解释与现场校正模型快速工业化成图配套技术,保障了南港油田水平井的高效实施,2口井平均钻遇率达到92.1%;他创新了优势储层分层级刻画方法,精细雕刻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空间形态,明确各级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对储层及油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和分析,有效支撑了南港、小集和板桥地区的井位部署,参与设计的板-10井获初期日产油74.24吨,日产气2.57万方的高产油气流,为大港油田常规新区产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扎根储量研究奉献青春智慧

钟巍,男,30岁,中共党员,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二级工程师,从事油气藏评价及储量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青年英才等称号。

钟巍同志扎根储量研究支撑增储上产。面对勘探对象复杂、储量任务重的严峻形势,践行“三个立足、两个优化”研究思路,强化油气藏分析和油气层评价,高质量支撑储量申报,助力油田公司考核指标完成。已申报通过三级储量万吨,SEC储量60万吨,储量申报通过率95%以上;他深化参数研究助力提质增效。通过细化老区对比分析,弥补新区资料不足,完成南皮斜坡二千万吨级整装储量申报。通过建立“气测参数比值法”解决埕海二区油气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深化“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拓展油层物性下限,储量计算参数选值更加科学合理,完成千万吨级储量复算;他潜心基础研究创建储量方法。针对大港探区页岩油复杂地质条件和储量研究需求,他和研究团队“创”字当头,以岩心资料为基础,试油资料为依托,测井资料为手段,把握原则,转变思路,精研细究,创建页岩油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填补页岩油储量研究领域空白,该方法已纳入股份公司《页岩油储量计算暂行规定》。其研究成果获得油田公司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篇,软件著作权1项,发明专利2项。

页岩油攻坚勇担当

时战楠,男,35岁,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曾先后荣获大港油田公司科技先进个人、勘探开发研究院青年英才、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青年成才之星等称号。

时战楠同志面对陆相页岩油新领域富集规律、甜点体综合评价等“卡脖子”技术难题,与课题组人员一起刻苦钻研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积极攻关页岩油增储上产技术方法。他研发了陆相湖盆细粒区高频层序划分技术、页岩油富集层综合评价技术等多项技术,解决了页岩油富集层选择无标准、无方法的难题;创建了定量评价水平井甜点段的综合图版和分级标准,为水平井压裂簇段的优选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陆相一体型页岩油富集“适中性”五原则,明确了页岩油富集主控要素,创新形成“优势组构相-滞留烃超越效应”陆相页岩油富集理论,有效指导了黄骅坳陷页岩油富集区带优选与勘探部署,多口水平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其研究成果获得中石油重要发现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获授权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EI收录16篇),编写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3项。研究成果为陆相页岩油的勘探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为大港油田公司原油增储上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笃信笃行勇做宣传排头兵

潘文龙,男,33岁,党员,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职称,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宣传主办。曾先后获得大港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最佳通讯员、党员示范岗、党建网优秀党建信息员、共青团优秀青年志愿者、研究院青年成才之星等荣誉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学善思、担当实干,为研究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提升内宣水平,夯实“喉舌”阵地。紧密围绕科研生产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在院网撰写稿件50余篇,累计修改、发布各类稿件余篇,在院墙、文化长廊等制作、更新标语余条。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立体宣传,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深化外联协作,塑造良好形象。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沟通交流,累计接待外部记者30次,向油田公司级媒体发稿60余篇,向省部级媒体发稿近30篇;同时注重宣传队伍水平提升,举办培训班4期余人次。通过高质量的新闻宣传向外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研究院连续多年获油田公司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创新工作方式,扩大辐射效能。契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开展研究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richanf.com/rccx/7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日产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