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辉,工艺研究所采油气一级主任师
年度厂优秀共产党员
说起李景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皮肤黝黑,说着一口广东腔普通话,每天早上7点半准能在办公窒看到他看功图、分析躺井;布置工作强调安全时很“婆婆嘴”;讨论问题时很较真;加班是常态……他是一个在兴油路上默默奉献的石油人。
去年,全厂躺井数与同期相比,减少52井次,躺井率降至2.17%,月节约作业费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份靓丽的成绩单,凝聚着他的辛劳和心血。
为完成控躺目标,他通过技术找短板、管理补漏洞,带领采油组抓好油井日产管理,全年处置异常工况井93井次,优化下调参数井次,泵升级28井次,泵加深9井次。他系统梳理历年躺井,分区块、分类型研究分析,找短板找主因,进行技术攻关,形成防偏磨、防腐蚀、清防蜡等系列工艺技术,补齐了技术短板。
针对深井高温防偏磨难题,他研制推广陶瓷耐高温防偏磨技术,并在徐闻、刘陆X1、联38等区块超深井应用,技术也从第一代升级到第二代,解决了氧化锆陶瓷易破损的技术缺陷。
为降低作业费用,李景辉为作业井进行私人订制。在真53井施工中,应用控时注灰工艺,实现了该井微溢流下光油管注灰封层,避免了插管挤灰,节约作业成本15万元,减少占井周期3天,该井开抽后日产油达到10吨;在曹11-16井施工中,应用过流射采联作射孔工艺,实现了老井补层射孔与下泵一趟管柱完成,节省下泵下杆两趟工序,节省作业费用4万元,缩短占井周期2天。
针对水平井含水上升过快、水淹严重、产油量急剧下降等问题,他在工具上找出路、科技上想办法,开展集团公司先导项目《水平井自适应找堵水技术先导试验》,并于年顺利结题。该技术在陈3平9、陈3平19应用,累计增油吨。
为满足油水井井筒管理实际需求,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一套油水井井筒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井筒信息共享,以及信息管理的集成,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方案,能及时分析原因躺井,研究下步决策,提高了油水井管理效率。
审核方案严谨细致
创新技术永不停歇
上井解决问题随叫随到
把控压井液比重,
做好井控安全和油层保护
坐岗问症是每天的必修课
开展大讨论,努力让方案设计最优
文字:王洪娟编辑:赵海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