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日产 > 日产价格 > 正文 > 正文

百人百岁33岁国内合资车企首例东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3 21:20:47

年4月25日,东风汽车集团年度十大青年明星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包括来自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主管工程师陈虹吉。他曾获得东风日产优秀员工,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十佳员工,优秀员工,优秀党员,东风日产最美青年,东风有限信赖青年及东风汽车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10多项个人荣誉。回首一看,年已是陈虹吉加入东风日产第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陈虹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打怪升级,从一个职场小白逐渐蜕变成为一名资深的汽车安全护航员,因为他敢为人先,青春与韶华没有被辜负。

陈虹吉年7月13日出生于重庆市垫江县,年33岁。年至年在重庆市垫江县永安小学就读,年至年在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读初中,年至年在重庆市垫江县中学读高中,年9月至年7月在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即加入到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安全系统开发科。陈虹吉已婚,有两个女儿。

陈虹吉

年7月,陈虹吉刚从大学毕业。那个时候的他,有着一腔热血,一股冲劲,但是,也同样有着大多数刚毕业学生的迷茫。最初来到东风日产,陈虹吉被安排到总装车间实习,熟悉车辆的生产和组装流程。当第一次看到书本上苍白的文字变成眼前的实物时,陈虹吉的内心犹如冬天铺满雾气的车窗遇上冷空气,渐渐变得清晰。

入职前的共通培训和车间实习结束后,陈虹吉回到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的岗位,正式成为一名安全部品开发工程师。从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实验中,他明白,安全无小事,哪怕一丁点小失误,也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安全事故。因此,不论什么时候,不论是和家人还是朋友一起出行,他总是会提醒身边的人:“坐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系好安全带。”他最常跟家人朋友唠叨的话就是“安全带就是生命带”。

“如果我们自己做安全部品开发的人员,都没有这点安全意识,那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如何确保能够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呢?”陈虹吉说,身在安全开发岗位,安全就是责任和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体现在设计和开发出有效的安全部品,更要把安全的意识散播开去,让周围人都强化安全意识。“作为一名汽车安全护航员,确保乘客的安全,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在年以前,安全部品(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一直被日产技术中心列为不移管对象,东风日产安全部品开发的工作,主要是降成本,国产化及执行日产设计变更等内容,这极大地限制东风日产现地开发团队的价值体现。设计上没有话语权——这也是所有合资企业面临的共同痛点!但是,作为一名中国研发人,就是要打破这种困局,争取设计权的转移。

年5月6日至年6月3日,陈虹吉作为东风日产安全部品开发领域的工程师代表,肩负着赢得安全部品领域在中国市场开发话语权的重任,远赴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接受日产的能力鉴定。起初的交流是不太顺畅的,日式英语交流技术话题本身就是障碍,再加上日产鉴定组对中方的技术能力充满质疑和不屑,这些都给鉴定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但是,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就是要做到“别人不能干的事我来干;别人干不好的事我能行”。为了打破日方对中方的技术质疑,陈虹吉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有时甚至错过公司的末班车,大半夜步行四五公里回酒店。回到酒店后,陈虹吉仍继续挑灯夜战,不断整理启辰开发中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并在白天与鉴定组反复沟通和交流,甚至干脆把电脑搬过来直接坐到鉴定人员边上。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虹吉向日产技术中心完整展示启辰车型中优秀的开发经验和能力,将日产技术中心对东风日产安全开发领域的担忧一一化解,最终成功通过日产的研发能力鉴定,日产首次同意将劲客车型的安全部品开发权移交到东风日产。

“我还记得当时的鉴定组组长前田先生对我竖起大拇指,夸赞说‘非常感谢你精彩详尽的说明,中国工程师——Great!’”。回忆起当时的鉴定过程,陈虹吉难以掩饰作为一名中国工程师的骄傲和自豪。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借此,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全面打开安全部品开发的移管通道,并在接下来主导全新轩逸、天籁、下一代奇骏、逍客等车型的安全部品开发工作,切实做到中国市场拥有话语权。通过本次设计权限话语权的突破,为后续东风日产安全零部件领域的新车型发包,年度技术降成本等工作带来极大的改善和助力。

“这在国内的合资车企是第一例。”陈虹吉说。东风日产在安全部品开发的移管是敢为人先,而作为一名有志青年,陈虹吉践行着“敢为人先”的精神。

陈虹吉和两个女儿

安全部品开发设计权移管只是突破的开始,真正做到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能自力更生。华为、中兴乃至汽车行业面临的芯片问题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年以前,国内安全零部件市场都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造成东风日产在安全零部件领域面临成本上的巨大压力,每年要为此多支付上亿的费用。为了打破这种困局,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必须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优质本土供应商,构建现地化开发的链条和生态。但是,日产对于安全部品的重新开发和新供应商引入是尤其谨慎的,因为稍有不慎,会涉及车辆召回等重大市场风险,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说服日产,陈虹吉主导推进本土供应商的全流程设计评审项目,历时两年,召开上百次评审会议,对+个构成件,+项技术标准,+项实验标准做了全方位的确认,最终首次完成轩逸、骐达、逍客三款车型的安全部品全新开发,同时还首创安全部品RUNNINGCHANGE开发流程,缩短开发周期50%,截至目前已经实现1.07亿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个项目,重新定义国内安全部品开发体系,打开技术黑匣子,并将开发经验和技术knowhow推广到整个东风集团和日产全球,首次在安全开发领域实现技术上对东风集团和日产的反哺。这项成果,也在年度荣获东风集团青年创新金奖和东风有限十大青年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东风青年创新敢为的精神。

作为一名东风日产技术研发人,创新是研发的使命,而敢为则是创新的前提。

因为敢为,陈虹吉在法规碰撞试验方法,侧面气囊,侧面气帘,自锁式安全带锁舌,预紧限力式安全带,预紧主动控制式安全带及引擎盖弹起装置等建立10余项之前未曾建立的标准,在安全零部件设计领域为后来者铺垫了基石;

因为敢为,陈虹吉在产品结构和设计方法上不断创新探索,攻克一个又一个行业技术难题的同时还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成功孵化13项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以及11项专有技术(其中1项为东风公司级专有技术),累计输出8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东风汽车集团青年创新成果金奖1项,并连续两年获得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在东风科协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累计11项;

因为敢为,陈虹吉在中国汽车行业极具影响力的论文期刊《汽车工程》《汽车工程学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及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等发表《正碰工况下动态锁舌性能研究和优化方案》等17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获得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优秀论文,5篇获邀年会现场分享),充分捍卫东风日产在汽车安全技术开发领域的江湖地位,展示青年人争做创新先行军的责任和担当。

年春节让全国人民终身难忘,陈虹吉第一次看到曾经熟悉的街道如此空荡寂寥,平时热闹的休闲广场安静得有些可怕,窗外不时有救护车拉响着警笛呼啸而过,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浓浓的消毒水的味道、这些景象仿佛末日来临一般,更是让本应欢度新春佳节的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湖北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

疫情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陈虹吉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是要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奋勇当先。年春节期间,陈虹吉担任东风日产技术中心车身开发部防疫窗口,这也是十年来首次过年期间留在广州,每天负责跟进车身开发部人的每日健康申报及异常状况点对点确认,统计更新身体异常人员信息及出省行程信息等,完成复工前部门全体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及行程卡的逐一确认,最终部门人零感染,且全体按时复工。

敢为,作为东风日产品牌焕新宣言,也一直是名东风日产人践行和秉持的态度,更是陈虹吉这十年来,那些加班到深夜的日子里的点点微光,如同当年东风前辈手里的小小马灯,照亮东风青年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世界一流车企的新征程。

面向十四五开局之年,前行路上仍然困难重重。陈虹吉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坚持建设卓越东风梦,传承马灯精神,不断突破核心技术,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而不断努力奋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richanf.com/rcjg/826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日产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